公廁雖小,卻是城市的一扇文明之窗。近年來,李滄區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不斷提升公廁建設和管理服務力度,讓市民體(ti) 驗到了公廁從(cong) “設施簡單”到“如廁如家”的巨變,而這巨變的背後,也離不開公廁保潔員們(men) 辛勤的付出。這些保潔員當中,有不少環衛工“夫妻檔”,在李滄區長治路勝利橋公廁,62歲的劉動修和60歲的羅玉梅就是這樣一對保潔員“夫妻檔”。

把休息室當成家,清潔標準從(cong) 不懈怠
“你瞧,這麽(me) 大塊鏡子擦得鋥亮,地上一塵不染,就知道這間廁所有多幹淨了,一點味兒(er) 都沒有,我每次來老兩(liang) 口都不停地在這擦,咱自己家的廁所都不一定有這裏的幹淨。”在李滄區青島膠州灣大橋連接線的一處公廁內(nei) ,每天到李村河晨練的市民王先生邊洗手邊不住地稱讚公廁的幹淨衛生,而他口中不停擦洗公廁的“老兩(liang) 口”,就是這間公廁的保潔員劉動修和羅玉梅。
2019年,老兩(liang) 口應聘成了李滄環境衛生有限公司的公廁保潔員,此後的3年時間裏,公廁是他們(men) 的工作地點,旁邊的休息室就是他們(men) 的“家”。因為(wei) 是24小時公廁,為(wei) 了管護好公廁設施和衛生,平日裏,老兩(liang) 口就住在公廁配建的保潔人員休息室.休息室與(yu) 廁所相連,每天一出門就能到他們(men) 的工作崗位。
別看這間屋隻有不到12個(ge) 平米,卻被老兩(liang) 口收拾得幹淨妥帖。從(cong) 公廁旁邊的小門進去,外麵一間屋算是老兩(liang) 口的“生活區”,電鍋、燒水壺、微波爐、電暖氣等基礎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在羅玉梅看來,不管住在哪裏,都要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每天開工前,她不僅(jin) 要把小家收拾好,也要把自己和丈夫的早餐準備好,她會(hui) 變著花樣給丈夫準備一日三餐,夫妻兩(liang) 人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記者了解到,由於(yu) 這間公廁地處青島膠州灣大橋連接線,車流量多,加上公廁24小時開放,每天平均的如廁人數不下1000人次。即便公廁被頻繁使用,但在清潔標準上老兩(liang) 口從(cong) 不懈怠,“四查、三清、二看、一塵不染”是老兩(liang) 口堅持的工作準則,每天嚴(yan) 格落實“一客一保潔”和對公廁內(nei) 外設施每天不少於(yu) 6次全麵消毒的工作要求。

一年365天堅守,除夕夜輪流陪孩子過年
說起來青島的緣由,老兩(liang) 口打開了話匣子,“兒(er) 子閨女都在李滄工作居住,俺們(men) 上這來幹活,平時看看孩子也方便。”羅玉梅說,他們(men) 老家在膠州,以前來看孩子都要大清早就出發,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路上,孩子們(men) 提議在李滄區租房給他們(men) 養(yang) 老,可兩(liang) 人卻不同意,“我們(men) 倆(lia) 待不住啊,能幹點就想再幹點,以前在家種地可比這累,現在這活不累,還能省下租房子的錢。平日裏想孩子了,我們(men) 就打個(ge) 電話給孩子,孩子下班後就帶著外孫和外甥來公廁找我們(men) 聚聚,很方便。”羅玉梅笑著說。
3年來,老兩(liang) 口從(cong) 最開始的不會(hui) 幹,到後來幹得好、幹得細,即便是春節也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廁所不能關(guan) 門,所以除夕夜隻能輪流去和孩子們(men) 過年,一般都是我先去,我吃點就趕緊回來換她去。”劉動修說,老伴後去孩子家就不用惦記自己沒吃飯,“她是當媽的,和孩子們(men) 多待會(hui) 兒(er) 。”
3年來,孩子們(men) 一直勸老兩(liang) 口別幹了,但老兩(liang) 口就是不同意,“在家待著幹啥啊,不得勁兒(er) ,不如幹點活好。”劉動修說,這活幹久了就習(xi) 慣了,時間長了,他們(men) 跟附近不少居民、商戶都成了熟人。在記者采訪時,一位熱心市民不停地誇讚老兩(liang) 口幹活認真,廁所被他們(men) 打掃得一塵不染,“你說他們(men) 打掃得這麽(me) 幹淨,我們(men) 上廁所的怎麽(me) 舍得給弄髒了。”住在附近的李女士說。
幹活靠的是責任心,沒人看見一樣勤快認真
過去曾有人說,公廁就得聞味兒(er) 找,哪條路上有公廁,那味兒(er) 隔著幾十米就能聞到。如今這種笑談早已成為(wei) 過去。以老兩(liang) 口負責的這處公廁為(wei) 例,不僅(jin) 在外麵聞不到味兒(er) ,即便走進去,也隻會(hui) 聞到淡淡的清香。“我每天晚上都會(hui) 全麵清理一遍衛生,尤其是小便器漏鬥、地漏蓋、蹲位的反水彎,每天都要用開水燙燙,把尿垢都衝(chong) 洗下來。白天就是勤收拾著,隨髒隨清。”劉動修手裏拿著拖把,笑著透露公廁“沒味兒(er) ”的秘密。
記者看到,老兩(liang) 口都是勤快人,幹起活來時,拖把、抹布這些清潔工具從(cong) 不離手。“這塊抹布是擦洗手台的,她用,我這塊就擦便池夠不著的地方。”在清潔工具上,劉動修和羅玉梅分得很清,有些拖把夠不著的“死角”,劉動修就跪在地上用抹布擦。
“馬桶後邊,蓄水池下頭那個(ge) 地方,蹲著擦夠不著,就得跪著把手伸到裏邊兒(er) 擦。”公廁裏有一間殘疾人專(zhuan) 用廁位,裏麵安裝的是坐便器,坐便器後麵的蓄水池下方是個(ge) 衛生“死角”,平時很少有人會(hui) 注意到這裏的衛生情況。雖說沒有硬性要求,但劉師傅幹活不願意“湊合”,他經常跪在馬桶前麵,兩(liang) 隻胳膊環到馬桶後麵擦洗,從(cong) 背後看過去,劉師傅幾乎是把馬桶抱在懷裏,臉離馬桶隻有幾公分,“咱勤打掃得都幹淨,不礙事。”劉動修還經常跪在地上擦拭蹲便器後麵的腳踏式衝(chong) 水閥,每一個(ge) 棱角都不放過。“這地方拖把伸不進來,用抹布好擦,咱打掃衛生就得打掃得好,就得衛生,哪哪都衛生。”
盡管每天不是在擦地、擦門窗,就是在擦蹲位、擦便池,但老兩(liang) 口身上的保潔服卻被羅玉梅洗得幹幹淨淨,幹活時倆(lia) 人戴的套袖也是隻舊不髒,就連劉動修用來擦拭坐便器和腳踏式衝(chong) 水閥的小抹布都還保持著原本的白色,一看就是利索人兒(er) 。“這活不累,就是靠勤快,平時勤打掃勤收拾,它不會(hui) 有味兒(er) 。”劉動修說。
在這座24小時開放的公廁裏,劉動修和羅玉梅老兩(liang) 口,既是廁所保潔員,也是城市“守夜人”。對於(yu) 夜間工作的人來說,冬天往往是最難熬的,雖然公廁有電保溫,正常是不會(hui) 上凍的,但遇到極寒天氣的時候,衝(chong) 水閥很容易上凍,要是凍了,就得拿燙熱了的抹布捂。為(wei) 了盡量不讓衝(chong) 水閥上凍,遇到極寒天氣,老兩(liang) 口每到夜晚就得輪流去按一遍公廁裏所有的衝(chong) 水閥。
“每半個(ge) 小時就得按一次,晚了就凍上了。我倆(lia) 輪流掐著點去。”雖然老兩(liang) 口就住在公廁旁邊的小隔間裏,但為(wei) 了不耽誤時間,都隻能和衣而眠。
默默奉獻堅守,獲評全市“最美公廁綜合獎”
今年8月16日下午,劉動修像往常一樣在對男廁蹲位進行消毒殺菌擦拭時,發現置物板上有個(ge) 手機,失主早已離開公廁。他先將手機放到管理間存放好,就繼續進行公廁消毒保潔工作。半小時後,一位小夥(huo) 急匆匆地到公廁詢問,劉動修核對好信息確認是失主後,將手機交給了小夥(huo) 。小夥(huo) 當即表示要好好感謝,但被劉動修婉拒。
拾金不昧的事兒(er) 對老兩(liang) 口來說已不是第一次,經常有如廁市民將鑰匙、錢包、身份證等私人物品落在了公廁裏,老兩(liang) 口會(hui) 細心地幫他們(men) 收好等失主回來領取。有的失主為(wei) 了表達感謝,有時會(hui) 給他們(men) 錢或者買(mai) 了東(dong) 西給他們(men) ,都被他們(men) 拒絕了。“撿到東(dong) 西就是應該歸還,連小孩子都明白,哪有再收東(dong) 西的道理。在公廁落下的東(dong) 西,隻要我們(men) 發現了,就肯定丟(diu) 不了。 ”劉動修笑著說。
記者了解到,不久前,老兩(liang) 口勤勤懇懇保潔著的長治路勝利橋公廁,獲得了青島市的“最美公廁綜合獎”,麵對這個(ge) 榮譽,老兩(liang) 口很是驕傲。其實,劉動修和羅玉梅隻是李滄區眾(zhong) 多環衛工“夫妻檔”的一個(ge) 縮影,他們(men) 相互扶持、執著堅守、默默奉獻,不畏嚴(yan) 寒酷暑,用行動扮靚了城市的容顏。
以上內(nei) 容(包括圖片及視頻)均為(wei) 轉載,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men) ,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保潔服務價(jia) 格:
——————
新房開荒:玻璃、客廳、臥室、廚房、洗手間、陽台等,價(jia) 格:3元/平方米。
別墅開荒:玻璃、客廳、臥室、廚房、洗手間、陽台等,價(jia) 格:5元/平方米。
玻璃開荒:包括窗框、內(nei) 外玻璃,價(jia) 格:1.5元/平方。
石材翻新:25-30元/平米
石材打蠟:8-15元/平米
地板打蠟:3-8元/平米
瓷磚美縫:16-45元/平米
地毯清洗:1.5-4元/平米
外牆清洗:1.6-3/平米
沙發清洗+保養(yang) +消毒:50元/座
以上價(jia) 格僅(jin) 供參考:實際價(jia) 格按現場製定